Circum-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(台北晶華酒店B2)
Phone :(02)2581-6575
營業時間:
Lunch 週五、六、日 12:00-15:00
Dinner 週二至週日18:00-22:00 / 定休日:週一
座位數:座位區26席、吧台6席,共32席。
Tasting Menu : 3,280 TWD/人
Wine Pairing : 3 杯 1,580 TWD /人
Wine Pairing : 6 杯 2,580 TWD /人
Non-Alcoholic Pairing : 680 TWD /人
水資: 100 TWD/人 以上均需服務費10%
>> inline訂位
用餐日期:2024/07 Dinner
這是我的CIRCUM-二回目。初訪在2024冬的一月,這回則是在盛夏品嚐他的夏季菜單。身為台北米其林一星「T+T」姐妹店的「CIRCUM-」,命名源於拉丁文的 Around、Among,為圓形意象的英文字首,代表的亦是華人喜愛的「圓」,圓滿、團圓;後面加一個「-」(Hyphen)則意欲"與世界接軌"的象徵,想在「CIRCUM-」以精緻細膩的手法展現出全球生長在不同地區、不同風土的華人,別具風格的華人料理,藉以與「T+T」做出區隔,以法料手法呈現迷人的「華人風味」。
新菜單同樣少不了一開席就以美學吸睛的「七巧板」-前菜8味。
一開頭的「玉盤」就端出"鱈場蟹"重磅討好味蕾。
緊接的是被炸出一身酥香的"北海道現流鲛鰈"天婦羅,搭上以高粱酒融合臘八蒜製成的十足美味法式奶油醬汁,其上再舀上一瓢以蕃茄、風乾紅甜椒、泡椒所製成的辣椒醬-靈感源自湘菜剁椒魚頭的「一抹紅」。
然後登場是這餐中我最愛的兩道之一、食事(米飯)的「盤中飧」-栗子燒雞飯:我愛極了炭烤後的台灣黑羽土雞翅,與酥炸蔥絲混著燉飯,在口中縈迴的豐盛炭香!Circum-的炭烤雞翅,真可列為該店"常駐招牌菜"!
接著上湯品,當然得端出T+T最拿手的煲湯-「家有一煲」:這是道採中式徽菜"醃篤鮮"結合西式酥皮濃湯設計而成的「醃篤鮮酥皮湯」,將豬骨、竹筍、伊比利火腿以傳統醃篤鮮方式文火熬製,濃醇高湯再加入米及淡奶熬煮,以似法式濃湯 (Velouté) 的方式呈現,馥郁順口,滿口鮮香。
主菜則是令我驚豔的一品-「打牙祭」白果燉老鴨:將玫瑰鴨胸熟成14日,以乾煎手法逼出油脂,再油封,最後炭烤。一旁搭配鴨骨及白荳蔻、黨蔘、蔘鬚、草果、玉竹、枸杞、陳皮、白胡椒粒多味中藥所熬煮的白湯醬汁和燉煮過的白果、最上方搭配的則是茴藿香的八角香氣。這道主菜的鴉皮猶如"脆皮燒肉"那般香脆!口感迷人至極!光是料理手法,就由T+T Chef Johnny、Bruce跟Circum的Chef Leo不停來回試菜研究改進了近半年才最終定案,果然,寶劍出鞘,江湖耀光。
收尾甜點,一樣是Circum-的獨家設計-"抽好籤"選甜點:每位客人均會有固定的兩道甜點-鳳梨芒果蛋黃酥塔及水蜜桃康普茶水信玄餅,另一道則讓客人以抽籤方式靠運氣決定,也是餐廳設計的獨特賣點。
Circum 2024夏季菜單
八格小菜:以中式轉盤上的小菜為發想的「七巧板」
以中式不同菜系中的宴客涼菜作為Circum-的起始
餐廳建議享用順序"從右至左"......但個人認為應調動一下用餐順序
將口味較重的前幾道(如:花雕醉花甲及椒麻牛舌)調到最後面
才不會第二道就被味道過於濃烈的"花雕醉花甲"掩蓋了後面所有小菜的原來風味
甘草芭樂⇨燻魚⇨烏龍茶葉蛋⇨腐乳雞肝凍⇨椒麻牛舌⇨花雕醉花甲⇨怪味雞⇨涼拌海蜇
(但以下照片還是以餐廳建議的食用順序排列)
《一、七巧板》
甘草芭樂:芭樂|甘草|梅子
早期芭樂青澀,多以藥材甘草、梅子等醃漬,漬入甘甜、芬芳、酸香和果味,成為台灣人世代共享的甜美記憶。
Circum-以精巧刀工將芭蕾切成細緻扇形,透出更多甘甜,甘草鹽淡淡鹹味帶出風味層次,一旁搭配紫蘇梅和梅子胡椒purée。小碟中藏了酸甜鹹,與熟悉而飽滿的日常生活印記。
花雕醉花甲:花甲|花雕|魚露
酒漬將夏季花甲的鮮香肥美,凝聚在這一時刻,甘醇酒香中,滑嫩鮮甜的冰涼蛤肉,一口一唆,下酒開胃。
花甲(花蛤)煮至斷生後與花雕酒製成的高湯浸製一晚,佐以焦糖魚露醬,各種鮮味逐漸凝結成型,酒香濃郁舒展了當季的鮮明滋味。
*但這道因為風味太過強烈,放在第二道品嘗實有蓋掉後面幾道風味小菜之虞...建議調整享用排列順序 或是饕客請自行將此道放在後面食用(笑)
燻魚:虱目魚|芝麻|烏醋
靈感起自江南的滬式燻魚,雖名為燻,實則是醃漬、油炸、浸泡等工序繁複而成,滋味酥香軟嫩,鮮鹹適口,也方便儲放,展現華人保存食智慧。魚在油炸時劈啪作響,故燻魚又稱爆魚,是春節期間餐桌上的常客,爆象徵"發",討個大吉大利的好彩頭。
這道燻魚是虱目魚以煎的方式後,透過兩種不同調味方式呈現:右手邊以蔥、薑、蒜醃製,帶著辛香料的氣息;左手邊則是沾上白芝麻,並點綴糖和醋所製成的凝膠帶著甜酸的風味。一份乾煎虱目魚,呈現一鹹一酸甜的變化,有蔥薑蒜辛香料的鹹香涮嘴,也能嚐到糖醋的酸甜明媚。
椒麻牛舌:牛舌|紅花椒|青花椒
(沒拍到獨照 為上圖上方中間紅底醬汁有點小花那盤)
形色誘人的川菜椒麻牛舌,軟嫩中帶著勁道,肉類的油脂和鮮美,與椒香、麻感層層相疊,爽快地喚醒夏日不振的食欲。低溫舒肥的牛舌,經過紅花椒和青花椒作為基底的滷汁烹煮,柔嫩化口,口頰間蔓延著綿密的麻感,紫椒花點綴上淡淡蒜香。
此道如遇不食牛的可人 則提供下圖的更換選項
腐乳雞肝凍:雞肝|腐乳|白酒
柔滑的雞肝慕斯,以陳釀了歲月回憶的香醇腐乳製成。過去在天逐漸冷時,各家各戶會醃漬自家的豆腐乳,延長豆腐保存,味鹹甘心,配著白粥或饅頭自有其無窮滋味。而屬於Circum-的腐乳滋味是以原味、紅麴、酒釀三種調和而成,搭配高粱晶凍的芳香,點綴著黃瓜與蒔蘿帶來的清新草本香氣。層層感受,體會時光流逝帶來的美好變化,熟悉的滋味在心底緩緩發酵。底部是以台灣人所熟悉的腐乳所製作的雞肝慕斯帶著綿密的口感,上層使用的是白酒所製成的晶凍,以及放上爽脆的黃瓜和帶有草本香氣的蒔蘿。
烏龍茶葉蛋:鵪鶉蛋|魚子醬|烏龍茶
以茶葉蛋的概念延伸,將迷你鵪鶉蛋透過鐵觀音的茶湯和豆豉浸泡一晚,再以茶葉煙燻,從中收穫鐵觀音烘焙過的醇厚茶香,與豆豉鹹鹹甘甘的獨特發酵氣息,綴上魚子醬,延續優雅的鹹鮮尾韻。
怪味雞:土雞|辣油|花生
川菜二十四味型中的"怪味",因難以形容其複雜風味而得名。以著名川味家常涼菜「怪味雞(秧盆雞)」為發想,起源於四川樂山,居民以小花生餵養的雞肉質緊實鮮甜,加上附近一帶皆喜麻喜辣,兩者結合,逐漸演變出交織了鹹、甜、麻、辣、酸、鮮、香,味不壓味,層次鮮明而平衡的一道涼菜。怪味沒有固定比例,每家每戶擁有獨家傳承的怪味雞,異中有同,七種風味缺一不可,因此更考驗對於調味料的精細掌握。以花生為基底的怪味美乃滋,搭配彈潤鮮美的舒肥土雞腿,堅果與油脂賦予醇厚餘韻,帶有一絲雅致,點綴乾蔥purée,覆上花瓣般透薄的辣椒果凍,味覺從剛入口的百味雜陳,越嚼越感其中的恰到好處。
(*怪味:鹹、甜、麻、辣、酸、香。)
涼拌海蜇:海蜇|八角|白蘿蔔
以海蜇皮做成晶球,包裹起涼拌菜常用的辛香料,一旁則配上清燙蘿蔔,最後點綴的是帶些清香的山椒葉。提取傳統涼拌海蜇皮同有的食材與元素,解構重組,隨著咀嚼的節奏,更純粹的鮮嫩脆口,味鮮而輕盈的美味逐漸悠揚。
《二、主廚招待》隱藏菜色 炸春捲
主廚以透抽漿底,將七巧板中的邊角料們包入其中,以炸春捲的方式呈現。
一旁的醬汁發想來自港式「喈汁」伍斯特醋、嫩薑、柴魚熬煮,並製作成Gel。
《三、玉盤》翡翠芙蓉蟹
玉盤-鱈場蟹|青海苔|黃豆
以淡雅清新的風格呈現經典淮揚菜翡翠芙蓉蟹。底層為柴魚、青海苔、魚高湯製成的醬汁,鮮美十足。放上直火炭烤的鱈場蟹,焦酥炙脆帶著炭香。芙蓉使用豆腐與魚高湯製成Foam,蔥油風味的白玉珍珠及吻仔魚增加活潑口感。最後放上水豆苗、京水菜等,點綴清悠草本香。
主廚取用色彩豐富的食材,將這道菜比擬為一道海底珠寶盒,翡翠般的青海苔、紅珊瑚般鮮紅的鱈場蟹腳、透亮的白玉珍珠、如羊脂白玉皎白的芙蓉斯,收入盤中,承載著來自海洋、大自然中的饋贈。
《四、一抹紅》剁椒魚
一抹紅-鲛鰈|泡椒|臘八蒜
靈感來自湖南傳統名菜(湘菜)的"剁椒魚頭"。底層以高粱酒融合了臘八蒜所製成的法式奶油醬汁,酒香融入溫和酸味;魚的部分以天婦羅的手法呈現,鬆脆外殼包裹北海道現流鮫鰈及紫蘇葉;最上層,輕輕點上一抹紅牛番茄、風乾紅甜椒、泡椒所製作而成的紅色醬汁。大辣辣的剁椒調入了紅椒的甜美,辣中帶著微微鮮甜,奪目惹人愛。
《五、正氣》川貝菊花燉雪梨
正氣-水梨|菊花|川貝
在華人文化中,正氣象徵著品性高潔,在食補方面也代表著人體的免疫力。主廚以冰糖菊花燉水梨為發想,將兩種補充正氣的食材作為結合,並放上象徵君子的菊花,以食補及花語傳承文化中的正直與泊。
左側綠色碗中底下是浸泡楓糖水梨汁的水梨球們,上方趟著一球以桂花及川貝製成、口感綿密的雪酪,並綴以橄欖油。右側那杯則是以白菊花、洋甘菊所熬煮的菊花茶。
《六、盤中飧》栗子燒雞飯
盤中飧-栗子|牛肝菌|松露
以唐.李紳的「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。」詩句為啟發,將稻米的「粒」發想成「栗」,這道盤中飧便是以"栗子燒雞"為靈感。加入了栗子、牛肝菌文火慢炒的燉飯,粒粒包裹著鮮味,再搭配上松露醬汁與栗子粉添香。炭烤後的台灣黑羽土雞翅,與酥炸蔥絲混著燉飯一起入口,齒間傳來的豐盛香氣與口感。
這道「盤中飧」-栗子燒雞飯是本餐中我最愛的兩道料理其中之一:
我愛極了炭烤後的台灣黑羽土雞翅,與酥炸蔥絲混著燉飯,在口中縈迴的豐盛炭香!
Circum-的炭烤雞翅,真可列為該店"常駐招牌菜"!
《七、家有一煲》醃篤鮮酥皮湯
家有一煲-竹筍|老母雞|金華火腿
接著上湯品,當然得端出T+T最拿手的煲湯-「家有一煲」:這是道採中式徽菜"醃篤鮮"結合西式酥皮濃湯設計而成的「醃篤鮮酥皮湯」,將豬骨、竹筍、伊比利火腿以傳統醃篤鮮方式文火熬製,濃醇高湯再加入米及淡奶熬煮,以似法式濃湯 (Velouté) 的方式呈現,馥郁順口,滿口鮮香。最後輕輕放上酥皮和青江菜苗。
《八、打牙祭》白果燉老鴨
打牙祭-玫瑰鴨|白果|中藥
主菜則是令我驚豔的一品-「打牙祭」白果燉老鴨:
將玫瑰鴨胸熟成14日,以乾煎手法逼出油脂,再油封,最後炭烤。一旁搭配鴨骨及白荳蔻、黨蔘、蔘鬚、草果、玉竹、枸杞、陳皮、白胡椒粒多味中藥所熬煮的白湯醬汁和燉煮過的白果、最上方搭配的則是茴藿香的八角香氣。這道主菜的鴨皮猶如"脆皮燒肉"那般香脆!口感迷人至極!光是料理手法,就由T+T Chef Johnny、Bruce跟Circum的Chef Leo不停來回試菜研究改進了近半年才最終定案,果然,寶劍出鞘,江湖耀光。
(*鴨的品種產地為彰化櫻桃鴨,玫瑰鴨為留有20%血在身上的放血手法,目的是增添鴨胸的風味)
收尾甜點,一樣是Circum-的獨家設計-"抽好籤"選甜點:每位客人均會有固定的兩道甜點-鳳梨芒果蛋黃酥塔及水蜜桃康普茶水信玄餅,另一道則讓客人以抽籤方式靠運氣決定,也是餐廳設計的獨特賣點。
* 小滿-水蜜桃/康普茶/水信玄餅
使用康普茶(紅玉紅茶)為基底,加入水蜜桃汁製成水信玄餅。
* 夏至-番茄/化應子/葛饅頭
將烏梅、化應子製成豆沙,中心入風乾番茄,在最外層包裹一層葛饅頭。並沾裹上番茄口味的跳跳糖。
* 處暑-桂圓/紹興/大福
將紅棗、牛奶製成冰淇淋,加入紹興酒、桂圓丁,最外層是大福的外皮。
* 立秋-榛果/巧克力/銅鑼燒
將巧克力製成豆沙夾在銅鑼燒中,外層沾裹上掛糖的榛果碎。
* 秋分-芋頭/冬菜/鴨腿
將冬菜混入最外層的綠豆沙中,包裹芋泥、油封鴨腿的內餡。
* 冬至-橙皮/陳皮/練切
將中式陳皮與西式蜜橙皮製成內餡,並塑造成煙火的形狀,呈現日本夏日煙火祭的模樣。
《九、吃菓果》
(1)小滿-水蜜桃/康普茶/水信玄餅
(2)夏至-番茄/化應子/葛饅頭
(3)處暑-桂圓/紹興/大福
(4)立秋-榛果/巧克力/銅鑼燒
(5)秋分-芋頭/冬菜/鴨腿
(6)冬至-橙皮/陳皮/練切
* 小滿-水蜜桃/康普茶/水信玄餅
使用康普茶(紅玉紅茶)為基底,加入水蜜桃汁製成水信玄餅。
* 秋分-芋頭/冬菜/鴨腿
將冬菜混入最外層的綠豆沙中,包裹芋泥、油封鴨腿的內餡。
* 處暑-桂圓/紹興/大福
將紅棗、牛奶製成冰淇淋,加入紹興酒、桂圓丁,最外層是大福的外皮。
ご馳走様。
Circum-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(台北晶華酒店B2)
Phone :(02)2581-6575
營業時間:
Lunch 週五、六、日 12:00-15:00
Dinner 週二至週日18:00-22:00 / 定休日:週一
座位數:座位區26席、吧台6席,共32席。
Tasting Menu : 3,280 TWD/人
Wine Pairing : 3 杯 1,580 TWD /人
Wine Pairing : 6 杯 2,580 TWD /人
Non-Alcoholic Pairing : 680 TWD /人
水資: 100 TWD/人 以上均需服務費10%
>> inline訂位
以下為上一季菜單補上照片
關於T+T的介紹,請詳見下列各篇文章介紹⇩⇩⇩⇩⇩
⇨【台北米其林一星】T+T的夏日杜樂麗花園。2024 Summer Course
⇨【台北米其林一星】一鶴凌雲!預約困難店『T+T餐酒館』2023秋季菜單。驚為天人的隱藏版菜單「酥炸鱈場蟹」!
⇨T+T生力軍-米其林二星副主廚報到!「T+T亞洲風味x屏東特有種限定版菜單」~品一席T+T的南台灣春浪漫
⇨【台北餐酒坊】在T+T送夏迎秋。物超所值十全十美十回目。<2020秋季新菜單>
⇨【台北餐酒館】T+T餐桌上的夏天。2020夏季新菜單(T+T九回目)
⇨【台北餐酒館】就是想吃T+T!無懈可擊的美味。究極澳洲和牛紐約客x松露鴨肝車輪餅x魂牽夢繫烏骨雞湯~T+T 2020 SS new MENU(T+T八回目)
⇨【台北美食】精銳盡出のT+T!松露被のA5日本黑毛和牛菲力x 16小時慢燻伊比利豬!年末年始聚餐首選餐酒館(T+T七回目)
⇨【台北美饌|餐酒館】T+T。足可征服海內外的台法混血創意美味!蘑菇車輪餅x九孔鮑四神豚骨湯(T+T六回目)
⇨【台北美饌|餐酒館】T+T。舌尖上的饗宴~松露油封鴨腿福州餅x鹿児島A4黑毛和牛
⇨【台北New Open】T+T。Taipei最in時尚餐酒館<美饌篇>
⇨【台北New Open】T+T。Taipei最in時尚餐酒館<空間篇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