鮨処 旬採
Address:台北市中山北路2段50巷3號1樓
Phone:(02)2521-9679
營業時間: 11:30 am~14:30 pm / 17:30 pm~ 21:30 pm/定休日:週日
當阿文師傅拿出北海道水章魚之際,他的眼光閃爍著準備迎接我稱讚的滿滿期待。。。。
能在台北市巷弄內嚐到夠格的江戶前寿司,之於我而言,就是一種大幸福。
很多台灣人不愛在冬天享用生冷的さしみ或鮨(寿司),但我卻酷愛在這個很多魚種正因冷冽氣候而肉質愈加肥美的季節裏,大啖我最愛的江戶前!
尤其在「鮨処 旬採」,不必飛日本,就可享用來自日本各地的”旬魚”,琳瑯滿目、熱鬧非凡的被旬採的板前演繹出一席在我味蕾內綻放的精彩!
一位酷愛日本江戶前寿司的台灣紡織企業第二代出資,由原天母聯誼社的天母國賓(飯店)YU寿司挖角來板前蔡全成擔任店長,而這天為我們服務的板前阿文(黃鴻文師傅)則是來自遠東燦鳥 (同人魚愛店-筌寿司的阿筌師傅曾為燦鳥同事),被日本人調教過的手藝,果然一板一眼的乾淨俐落。『旬採』除了整店請來的日本設計師操刀設計以外,就連店名都是出自該位日本設計師之手~採擷時令。沒錯!這裏採收的,正是來自日本大海裏的眾家時令魚材,加上位於日本各地的蔬果類,這樣的江戶前,是台灣難尋的一方寶地。來自日本的雲杉、帶有茶道精神設計元素的廁所(低身進入的矮門,表示一種對茶道及料理的尊敬)都再再讓我感受到無比日本的語彙。沉穩的,幽幽淡淡的,愛日本的就一目瞭然。這裏的Lunch採"お任せ(おまかせ)"制,由板前配菜,中午價位由$1200、$2000、$2500起跳。這回我們兩人點了$1200及$2000的餐點,但因為席間我跟艾小克混搭互食,只好將本文分為上下篇,以上菜順序記錄一下當天味蕾享受的美好!而近日外出用餐很懶得帶DSLR出門,隨身DC(傻瓜相機)隨手拍拍,大家就隨意參考吧^^
▲乾淨的檯面上只有放置魚材的木箱,其下有冰塊保冰,因為風扇會使魚身風乾,而如此的置魚方式可維持在2-3℃的さしみ最佳溫度,十足日本寿司屋的水準。在這裏,不會有在客人面前拿出噴槍的誇張展演,炙燒寿司都在內場廚房以網燒炭烤微炙,連這些小細節都日本得很極致!
▲漬物:這蘿蔔口味出色,清爽的口感令人一食愛上!當然,吃完後師傅會一直為您補上。
▲モズク(沖繩水雲醋):"水雲"是一種海裏的褐藻,旬為春季。水雲醋與味噌湯、雜炊等同為沖繩當地常見料理,口感帶著海潮味,屬日本沖繩特色地元食材。
▲サヨリ(針魚/細魚):台灣稱"水針魚"。其實人魚通常不太敢吃"亮皮魚"系的刺身,但來自日本新鮮度極佳的サヨリ,帶著淡泊卻高雅的味道,正如針魚那細長如針又帶著朱紅的下巴一般典雅如簪。サヨリ魚身閃爍著銀色的光輝正是其鮮度的證明,受傷的針魚其深黑色的內臟會因此變為褐色,也是辨別鮮度的方法之一。品嚐サヨリ的旬(時令)為:春季或早春、產卵前最為上等;但也有產地反而是隆冬時味美的呦~
*近日外出用餐很懶得帶DSLR出門,隨身DC(傻瓜相機)隨手拍拍,大家就隨意參考吧^^
▲スズキ(鱸):對於刺身,我偏愛しろみ(白身魚)。白身魚看似淡泊、口味也或許不那麼濃烈,但,遇到鮮度上等的好魚,日本魚特有的香氣,總是那麼令味蕾著迷。スズキ的品味之處在於它脂肪少卻又纖細帶著高雅甘甜的口味、尤以緊實帶著彈力的口感最令人傾心。與ブリ、ボラ並列為日本三款因成長歷程而變換魚名的"出世魚"(成長魚)之一。旬為夏季。
▲マダイ(真鯛):體長可達1m的真鯛,有魚族之王的美稱,是日本自古以來每逢慶典必食的魚,其地位就彷彿日本魚的代名詞一般。天然的真鯛有著淡紅色的魚身(養殖的魚體則偏黑紅色),肉質緊實迷人,雖然近年日本主流為養殖真鯛,但我還是偏愛天然真鯛的野味。
▲微炙ヒラメ(平目):所有微炙的功夫都在內場廚房中進行的旬採,好日本!
只是那麼點到即可的炙燒力道,畫龍點睛提點出ヒラメ高雅的清甜,加上日本進口的食用菊花瓣,一派京風之賞心悅目,味蕾也同步得到滿足。
▲北海道鮫鰈土佐醋凍:肉質柔軟卻扎實,加上蔥絲、山葵絲及食用紫蘇花,味道高雅無比。
▲北海道水章魚:當阿文師傅拿出水章魚之際,他的眼光是閃爍著準備迎接我稱讚的滿滿期待!就像個等待長輩受賞的乖孩子般~。沒錯!這口感的確相當特別,鮮脆到令味蕾不禁隨之跳躍
▲接著上我跟艾瑞克都各上了一道烤魚(很抱歉人魚忘記哪道是$1200?哪道是$2000附…)
(上圖)這道西京燒的風味極佳,油脂輕輕逼出,恰到好處!
▼而(下圖)這道應該是烤鮪魚?口感屬本餐內極少數不討喜的一品。
▲ 都一樣附上酒漬無花果及新鮮金桔,每項味道都不含糊。
鮨処 旬採
Address:台北市中山北路2段50巷3號1樓
Phone:(02)2521-9679
營業時間: 11:30 am~14:30 pm / 17:30 pm~ 21:30 pm/定休日:週日
未完待續,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