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大英博物館在故宮』(4)完結篇

恭喜!恭喜!~如此嚴肅的話題終於進入了完結篇

人魚發現藝術發表似乎沒有美食報導的"票房"來得熱烈(果然"民以食為天")

所以決定"快刀斬亂麻"~今夜就終結這系列的報導

因觀看了人魚此系列報導~而前往參觀的格友其實也不少

歡迎您在心得報告上"引用"人魚本系列(但請不要直接剪貼內文喔)

如能在文中引薦一下人魚那就更好囉~以茲鼓勵唄

對人魚此系列毫無興趣   又或者  看多了造成收視率下滑的觀眾

也要深深感謝您體貼人魚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終的這份矜持囉

(p.s.因為館內禁止拍照攝影~為尊重藝術活動~部份照片來自官網~部份照片為人魚個人書籍翻拍~特此說明~歡迎引用但請事先告知並在文內說明喔)

皇后的豎琴 (上圖)


西元前2600-2400年 蘇美時期
南伊拉克 烏爾遺址
青金石 貝殼 紅石灰岩 黃金
122公分 寬94公分

英國考古學家倫納德伍萊(Leonard Woolley 1880-1960)在蘇美時期的城市烏爾(Ur現今伊拉克波斯灣附近)的皇家陵園裡發現好幾件竪琴。這件展品是他在普阿比王后(Queen Pu-abi)陵墓中發掘的物品之一。竪琴靠著墓壁,琴旁有十位身佩華麗珠寶的女性屍體,推測她們應該是獻祭的犧牲品。陵墓中還有無數珠寶和各種金屬器皿,一位女性屍體躺在竪琴的右邊,根據伍萊的記錄,她手骨所放位置正是琴弦的部分。

【交融轉化】美索不達米亞的多元文化

「美索不達米亞」一詞,希臘文意為兩條河,指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地方;其地大抵北起拖魯斯山脈南麓,南至波斯灣,西至敘利亞沙漠,東至札格魯山脈的地區。因是沖積平原,地勢開闊,地質肥沃,人類定居於此甚早,是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。歷史上,蘇美人、阿卡德人、巴比倫人、波斯人,都先後在此建立國家。西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並統一此地;西元前一世紀,羅馬帝國併吞了塞琉卡斯王朝。

蘇美人最早在兩河流域建立城市,創造了楔形文字,也發展出宏偉的神廟、殿堂,以及精美的祭器、神像、雕刻等;亞述人是最先在美索不達米亞建立帝國的人;亞歷山大則將希臘文明帶到此地。總之,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,是由兩河流域不同部族政權相繼承襲創造的,形成了多釆多姿又多元的特性。

侍神雕像(下圖)


西元前811-783年 新亞述帝國時期
北伊拉克 尼姆魯德

石灰岩
182.8公分

這是一對守護侍神中的一尊,原本豎立在亞述(Assyrian)首都卡拉(Kalhu現名尼姆魯德Nimrud 位於伊拉克北部)書寫之神納布(Nabu)神廟的門前。這尊身上刻有楔形文字的神像,是由亞大德尼拉三世(Adanirari III 811-780B.C)與他的母后塞姆拉瑪(Sammuramat)獻給納布神的。侍神身上雕刻的楔形文字的結語,是要求閱讀者不得信仰其他神。這尊雕像在1854年被當時大英博物館駐尼姆路德代表霍姆茲德拉薩姆(Hormuzd Rassam 1826-1910)發掘。他發掘了兩對,其中一對持盆狀物且無楔形文字的雕像並沒有流傳下來。

 【藍色文明】大洋洲諸島的文化鏈

大洋洲的海面上綴飾著星羅棋佈的海島,擁有著令人驚豔的多元社會型態及豐富多樣的文化發展。大部分的大洋洲居民以農耕為主,雖然捕魚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收獲來源,但是範圍僅限於小型的島嶼以及大島的沿岸地區。

在歐洲人踏入大洋洲前,大洋洲的居民們沒有任何金屬製物,因此他們在石頭、骨貝類及有機物質上,如木頭及珊瑚的製作技術上相當精良。雕刻是大洋洲一個相當重要的藝術表現,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復活節島上的巨大石雕群,然各島嶼的製作技術及藝術成就都擁有其特殊的地方風格。在某些島嶼,木雕技術相當高明;而貝殼類、陶器及織品製作則在其他區域也有相當程度的發展。最為人知且可以代表大洋洲地方藝術風格的,是毛利人那些精細複雜的木雕及玉器製品。 (下圖)

   

【寧靜深邃】南亞與東亞文化

雖有證據顯示,印度的藝術活動早在西元前八千年即已展開,然而長久以來,當地的藝術與文化俱集中在佛教、耆那教、印度教三種彼此緊密相關的宗教上,一般俗世的藝術作品相對少見。現存早期的印度藝術品,主要是用於建築或裝飾寺廟之用;從石刻、浮雕,以至青銅與陶土工藝,普遍是以印度教神祇與佛陀故事為主題。

儘管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影響,但並未阻礙其固有風格與地方傳統的創作與發展;其中之一是神道教,其對日本文化發展影響最為深遠。教義中崇尚自然、祖先與技藝,強調物質與精神合一,對日本思想與技術發展舉足輕重。韓國早期文化也融合了外來因素,展現出自然優雅、生氣勃勃的藝術特質,其中最能表現韓國的精緻藝術,當屬高麗時代的陶瓷了。

雲龍圖  (上圖)


作者:谷文晁(Tani Buncho
約西元十九世紀早期
日本

掛軸 紙本 水墨

含裱框 高291公分 寬215 公分

古代的中國人相信,龍能降雲聚水降雨,被視為「陽」的幻化。雲也被視為是一種「氣」,乃宇宙最本質的力量。中國與日本,龍一直是水墨畫中常見的題材, 南宋的畫家陳容(1127-1279)以畫龍著稱,日本的谷文晁(Tani Bunchō 1763-1840)則是一位兼容並蓄、影響深遠的畫家,他活躍於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江戶,精通中日不同流派畫風。這幅作品,尺寸巨大,說明它是用於懸掛在寺院中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c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